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所得與經驗剖析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arnings-Experience Profiles
作者: 陳麗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所得與經驗剖析圖係描述所得與經驗之間的關係,且該關係乃指經驗可以決定所得。二者的關係是米色(J. Mincer)分別於一九七四年與一九七六年所解釋。因人力市場經驗的年數,代表一種在職訓練與工作異動的累積投資,且在職訓練不僅是正式的訓練課程,還包括非正式的在職訓練與邊做邊學,故經驗可以決定所得。此外,貝克(G. Becker)於一九七五年用人力資本的投資在解釋二者的關係時,亦將畢業後的正式投資,如訓練與學習的經驗納入經驗的範疇,且有關就業前的投資,如社會經濟的背景等,亦一併納入其中。
  有三種主要的所得與經驗剖析圖,第一種為觀測的所得經驗圖,第二種為水平相等的所得經驗圖,第三種則為潛在的所得經驗圖。第一種係指在個人工作生命期間所觀測的所得,該圖形主要顯示投資在訓練上的淨效果,及該期間所投資的報酬;如果個人已進入一不可能有在職訓練的職業或工作,則將出現第二種的圖形;而二者在第一年就業所犧牲的所得,則可在接下來的期間增加個人的潛在所得。
  如果個人對在職訓練此一投資做出理性決策的行動,則所觀測與水平相等的所得現值應該相等。至於在之後的某一年二者間的差距,乃代表在職訓練投資所放棄的所得及在該特定年在職訓練所產生的報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所得與經驗剖析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