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黜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ㄏㄟ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chù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ù
解釋:
  1. 貶降、革職。
    【例】罷黜、黜陟
  2. 擯除、排斥。
    【例】黜惡、屏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ù
解釋:
[動]
1.貶降、革職。如:「罷黜」。《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三黜。」唐.柳宗元〈封建論〉:「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獎。」
2.擯除、排斥。《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咸黜不端,以綏定王家。」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世之學孔氏者則黜老子,學老子者則黜孔氏,道不同,不相為謀。」
3.廢免、廢除。《國語.晉語一》:「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天下並爭於戰國,儒術既黜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猶弗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u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力摩擦、搓揉以使物體表面的東西脫落。
  2. [[動] ] 毛髮掉落。
音讀: thu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鏟。
  2. [[動] ] 爭奪、競爭。
  3. [[動] ] 用尖銳的東西戳刺。
  4. [[動] ] 揭瘡疤。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