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原型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yuán xí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xíng
解釋:
  1. 事物最初或最原始的模式。文學上常用來稱某故事的原始型態,也稱為基本型態或基型。
    【例】這篇小說以追日神話為原型,表現主角不屈不撓的意志。
  2. 雕刻家以蠟、黏土或油土塑造首次模型,然後以石或木等材料進行雕刻製作的模型。
    【例】這些大型雕塑將按原型縮小十倍,以便於室內展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原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xíng
解釋:
1.一事物最初或最原始的模式。文學上常用來稱某故事的原始型態。也稱為「基本型態」、「基型」。
2.雕刻家以蠟、黏土或油土塑造首次模型,然後以石或木等材料進行雕刻製作的模型,稱為「原型」。
3.在電腦動畫的創作領域,原型的設計極為重要。又稱為Prototype。Prototype具有幾種特性:一個問題一個原型,原型是用來驗證、用來說服他人。原型通常作為技能操作的介面,包含過場動畫或動畫特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原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totype
作者: 賈玉輝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設計一電腦硬體或軟體產品時,為進行功能了解,增加設計者與使用者雙方共識,常需先做出一原始之成品,此即稱為原型。通常原型具有設計中產品之各項功能,使用者可據以做進一步了解,提供具體改進建議,真正之產品,可根據原型予以增強,方可採用不同技術重新設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原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原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