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動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òng huà
解釋:
  1. 一種電影及電視的拍攝、製作技術。將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以靜態的圖畫或物品,單格拍攝,然後將其連續播映,便產生了動態的畫面,稱為「動畫」。
    【例】利用電腦技術作出精緻的動畫畫面,今被廣泛應用於電視、電影中。 △卡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動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òng huà
解釋:
一種電影及電視的拍攝、製作技術。將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以靜態的圖畫或物品,單格拍攝,然後將其連續播映,便產生了動態的畫面,稱為「動畫」。俗稱為「卡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動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nimation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以高速地顯示一連串靜止的圖面,幻燈片或影像而產生看起來連續動作的圖畫,例如卡通影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Animation
作者: 朱麗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畫是一種影片製作技術所表達的動態畫面,畫家透過創作併排一系列的圖畫,其中每張圖畫與其相鄰圖畫只增加少許的改變,然後再以超過人類視覺暫留時間(約1/16秒)的速度放映,就使靜態影像產生連續動作的視覺效果。產生畫作的方式以手繪為主的,早期多稱為卡通,現在以電腦繪圖為主的動畫,則突破卡通只能以二度空間平面,而展現三度空間的立體表現。
  動畫製作,不論是電影、電腦繪圖,皆較費時且成本高,但應用與傳播效果好。動畫電影每秒放映二十四個畫面,錄影媒體每秒則為三十個畫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Animation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影是利用視覺暫留原理(Persistence of Vision)拍攝及放映的連續畫面,電影片上每幅畫面實際上是物體動態過程中的一個靜態紀錄,未經放映時像是連貫的分解動作畫面,但經過每秒24幅的快速放映,便產生動態的錯覺。應用此種原理,可以利用模型、繪畫、或其他無生命物體(Inanimate Object)模擬動作,以逐格(Frame by Frame)拍攝的方式記錄每一個單一的動作,再經過連續快速的放映,亦可產生動態的畫面,以這種方式拍攝的影片或錄影帶,均稱為動畫(Animation或Animation Film)。
  動畫的起源可溯至西元1831年法國人普拉妥(Jose P.h.Plateau)所發明的Phenakistascope,他將人物的14個分解動作順序的畫在一個圓盤上,在盤外另加裝一個有連續小孔的圓盤,使兩個圓盤轉動,經由小孔看上去就感覺晝中人物在動。
  一般俗稱的卡通影片(Cartoon)是動畫最典型的例子,其正式名稱為卡通動畫(Cel Animation)。卡通動畫是用繪晝方式製作的動畫,將一系列的靜止影像分別繪製於醋酸纖維(Cellulose Acetate)製的透明膠片(俗稱賽璐珞片)上,背後襯以繪製於紙上的背景圖像,將各賽璐珞片與背景圖像結合的影像逐格拍攝在電影片或錄影帶上,經過電影放映機或電視的播映,便成為活動的畫面。
  動畫除了最常見的卡通動畫外,尚有模型動畫(或稱為立體動畫,Three-Dimentional Animation或木偶動畫,Puppet Animation)與剪紙動畫(Paper Cut Animation)等。模型動畫是利用模型、玩具、實物、黏土、或有活動關節的木偶等物體,模擬分解動作,逐格拍攝製成。剪紙動畫則是用紙剪成的造型製作動畫,所用的剪紙通常類似於皮影戲所用的皮影,有活動的關節以模擬動作。
  近年來由於電腦繪圖(Computer Graphic)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電腦繪圖的技術也廣泛的引用於動畫製作的領域中,使電腦動畫(Computer Animation)成為一門新興的學問與技術,其繪製方式雖異於傳統的卡通動畫,但其原理與一般的動畫相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