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叉帶棉紅蝽 - 教育百科
叉 | |
帶 | |
棉 | |
紅 | |
蝽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叉帶棉紅蝽 Dysdercus decussatus Boisduval, 1835 Dysdercus decussatus Boisduval, 1835 叉帶棉紅蝽,又叫叉紋赤星蝽象 簡述.體長11-16mm。本種藉由前翅上X型白色圖案的特徵,很容易跟其他在台灣及其他鄰近地區發生的物種作區分。 分佈.廣泛分布於熱帶南亞及東南亞,從斯里蘭卡至馬來群島,同時也發生於新幾內亞、北澳大利亞和太平洋中的數個小島,和溫帶東亞的鄰近地區一樣(中國北方、日本)。在台灣,其分布範圍限制於南部及蘭嶼。 生物學.根據Kohno(2001)及Kohno & Bui Thi(2005)在琉球群島的野外觀察,本種會先產卵於木槿屬Hibiscus及繖楊屬Thespesia的寄主上,從11月至隔年5月,隨著寄主植物因氣候的變化成長。在台灣,本種成蟲及若蟲會形成群聚,並且取食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 |
|
知識 1: 皆陸生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叉帶棉紅蝽 |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中文屬名: | 棉紅蝽屬 |
中文科名: | 紅蝽科(星蝽科) |
拉丁種小名: | decussatus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科名: | Pyrrhocoridae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中文總科名: | 星蝽總科(紅蝽總科)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屬名: | Dysdercus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臺灣 |
中文目名: | 半翅目 |
拉丁目名: | Hemiptera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總科名: | Pyrrhocoroide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叉帶棉紅蝽 |
英文名: | Dysdercus decussatus |
描述: 體長11-16公釐。體色紅、白、黑相間,中胸小盾片、前翅爪片、膜區色黑;前翅革質區內側具有明顯的白色X斑紋。頭部黑色、紅色、或呈紅褐中間型。頭部眼後區相對較長,因此複眼較遠離前胸背板前緣。前胸背板梯形,兩側有葉狀扁平邊緣,領區白色,胝區具黑色橫紋。口器伸達腹部第3節。足黑。 |
|
分布: 廣泛分布在南亞、東南亞,自斯里蘭卡至馬來群島,亦分布到新幾內亞、澳洲北部、南太平洋諸島),及鄰近舊北區區域(中國北方)與日本琉球群島。 |
|
作者: | 蔡經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