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犬兔俱斃 - 教育百科
ˇ
ˋ
ˋ
ˋ
  • 漢語拼音 quǎn tù jù b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ǎn tù jù bì
解釋:
戰國時,淳于髡以疾犬追逐狡兔,兩者累極俱斃,而農夫無費吹灰之力即得的事例,以勸諫齊王勿攻打魏國。典出《戰國策.齊策三》。後比喻兩敗俱傷,或同歸於盡。《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錄》:「德鈞父子握彊兵,求大鎮,苟能敗契丹而破太原,雖代予亦可。若翫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犬兔俱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