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篳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ì l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篳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ì lì |
解釋:
樂器名,吹管樂器。古代胡人的吹奏樂器之一。以竹或木為管,蘆葦或麥秸製哨子為吹嘴,全長七寸,狀似胡笳,歷史發展過程中孔數不一,其聲甚悲。亦為日本雅樂使用樂器之一。也稱為「悲栗」、「悲篥」、「悲慄」、「觱栗」、「笳管」。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篳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