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熱塑固化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rmoplastic Technique or Thermoplastic-Based Proces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此方法所用之添加劑如瀝青(bitumen)、石蠟(paraffin)或聚乙烯(polythylene),過程為將廢棄物與熔融的添加物混合,因此溫度通常高於100℃,再冷卻使之固化,最後裝入鋼桶或以熱塑型劑加以覆被,此即為粗匝限過程。在此過程中,對固體或液體之廢棄物而言,是屬於物理性的包覆,而通常用此方法固化廢棄物需要特殊的設備來加熱及攪拌廢棄物與添加劑,因此價格較貴。對於一些能溶解瀝青或其他熱塑型劑之有機溶劑,以及高濃度的強氧化劑,如硝酸鹽、氯酸鹽及過氯酸鹽等均不能利用此方法進行固化。如美國Werner and Pfleiderer公司利用此熱塑型法結合處理核能廢料,主要過程乃是將廢棄物與加熱過的氧化瀝青結合劑,置於特製的雙螺旋推進器中加以混合,所含水分也可被蒸發掉,而大量減少體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熱塑固化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