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口鰜 - 教育百科
大 | |
口 | |
鰜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大口鰜 |
英文名: | Psettodes erumei |
描述: 體長橢圓形。頭大,眼小,上眼在下眼之前,眼間距與水平眼徑等長或稍短;吻短而前端稍尖。鼻孔每側兩個,前鼻孔的後緣具鼻瓣,後鼻孔為較大卵圓狀孔。口大,傾斜,下頜稍突出,上頜達下眼後緣;上下頜齒雙列,齒大且尖,愈往後齒愈小。鰓耙數多,大多為掌狀。體兩側皆被細小櫛鱗,鱗緣具細齒,吻與眼間隔處無鱗,背鰭與臀鰭基底具鱗鞘。背鰭起點遠在上眼之後,背鰭鰭條前9-11為硬棘,餘皆為分支狀軟條,有38-45;臀鰭前1-2根為硬棘,餘皆為分支狀軟條,有37-43;腹鰭基在鰓蓋後緣稍前方,前1根為硬棘,餘為分支軟條;尾鰭雙截形,中央15根分支,餘不分支。眼側體呈黑褐色,具4-5條黑色寬橫帶,盲側灰白色。各鰭色暗。 |
|
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非洲東岸、印度,東至澳大利亞,北至中國、日本。台灣分布於西部及澎湖沿海。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Psettodes erumei (Bloch & Schneider, 1801) |
|
形態: 體長橢圓;頭大;眼小;口大,傾斜;體褐色,體側有4~5條黑色帶;盲側灰白色。 |
|
分布: 中國東海經台灣海峽至紅海及東非洲等海域。 |
|
生態習性: 棲息於沙泥底部的肉食性魚類,仔魚期與一般魚類游泳姿勢一樣,到稚魚期變態而成為側泳,兩眼在左側(圖(一))或右側(圖(二))。 |
|
利用: 高級經濟魚類,供食用及觀賞。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鰈目(Order Pleuronect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大口鰜亞目(Suborder Psettodoidei) |
|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
|
科: 大口鰜科(Family Psettod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口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