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桎梏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zhì g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gù
解釋:
  1. 腳鐐手銬。古代拘繫犯人的刑具,戴在腳上的稱為「桎」,戴在手上的稱為「梏」。後引申為束縛人的事物。
    【例】他過慣了閒雲野鶴,無拘無束的生活,視官場為桎梏,避之惟恐不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桎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gù
解釋:
1.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主要用來拘繫犯人。《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既籓籬之已觸,總桎梏而自甘。」
2.束縛。《莊子.德充符》:「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桎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束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