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親密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imacy
作者: 徐享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親密感是心理健康的現象之一,是個體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親近的感情關係,能與別人分享苦樂、共同合作、信賴別人的心理傾向。完形心理學派的觀點認為,人在人群裡並非獨立的個體,而是與別人相互依賴的個體。當個人能表示對別人有興趣,樂意與人交往,與人合作,共同分擔工作中的苦樂,不但在內心深處會感覺到相互信賴和尊重,也顯現彼此熟悉和相互需要。容易與人建立親密感的人,心理適應良好,人際關係良好,工作效率亦較為良好。
  「親密感」是新精神分析學派艾立克遜(E.H. Erickson)人格發展論的第六階段課題。艾利克森認為到了成年初期以至於壯年期,人與人之間應有親密關係之發展,能表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便建立和發展知己朋友、情人以及婚姻伴侶關係。親密代表關心別人,願與人分享甘苦,不擔心失去自我。親密感的拓展,使個人在事業上成為共患難的伙伴,在婚姻道上創造美滿和諧的生活。在這一階段,人們尋找親近、友誼、合作的機會,有了愛的對象並能互愛互信。
  如果一個人在這階段,不願意與朋友、配偶建立親密關係,他將感到孤獨、疏離,沒有人願意關心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親密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更新說明
2020-09-26 16:04
邱俐瑜
 
※此為教育百科會員投稿的內容,其補充之教學素材,僅提供參考。
更新時間 2020-09-26 16:04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