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戄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ㄒㄧㄣ
  • 部首外筆畫 20
  • 總筆畫 23
  • 漢語拼音 ju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é
解釋:
[副]
1.驚訝、震驚的樣子。《玉篇.心部》:「戄,驚也。」《戰國策.魏策三》:「秦王戄然曰:『國有事,未澹下兵也,今以兵從。』」《史記.卷六二.管晏傳》:「越石父請絕,晏子戄然,攝衣冠謝。」
2.敬服、恭敬的樣子。《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於是吳王戄然易容,捐薦去几,危坐而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驚訝、震驚貌。《玉篇.心部》:「戄,驚遽皃(貌)。」《冊府元龜.卷五四六.諌諍部.直諫》:「獸竆則摶,鳥竆則戄。」宋.王禹偁〈酬种放徴君〉詩:「夜深聞贙虎,全家屢驚戄。」

2. 遽視貌。《廣韻.入聲.藥韻》:「戄,……又曰遽視。」宋.袁説〈十二峯古風二十五韻〉詩:「雲烟變幻瞥眼過,張皇戄覔惟憂遲。」

注音: ㄐㄩ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