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菰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ě gū |
解釋:
植物名。列當科野菰屬,一年生寄生性草本。多寄生於禾本科等單子葉植物之根部,在地下形成塊狀莖,並匍匐生長蔓延至他處。葉鱗片狀,無葉綠體,夏日挺生花軸,頂端側生一脣形紫花。蒴果卵圓形,種子多數。也作「野菇」。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野菰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學名:Aeginetia indica L. 科名:列當科Orobanchaceae 中名:野菰 植物型:土地公柺;官真黃 其它:莖上鱗片三角形,光滑。 |
|
知識 1: 褐色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野菰 | |
中文門名: | 種子植物門 |
中文綱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紀錄類別: |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
生活型: | 草本 |
中文科名: | 列當科 |
拉丁種小名: | indica |
生態分布: | 台灣 |
拉丁界名: | 植物界 |
花序種類: | 總狀 |
果種類: | 蒴果 |
拉丁科名: | Orobanchaceae |
植物等級: | 原生 |
拉丁門名: | SPERMATOPHYTA |
學域-大分類: |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
拉丁屬名: | Aeginetia |
中文界名: | Plantae |
保育等級: | 普遍 |
葉種類: | 單葉 |
拉丁綱名: | DICOTYLEDON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野菰 |
英文名: | Aeginetia indica |
描述: 一年生寄生草本。莖短小,單一或有少數分枝,大部分藏於地下,地上部分極少。鱗片狀葉狹三角形。夏至秋季開花,由地下莖中伸出,高可達25 cm左右,全體呈紅紫色或紫褐色,梗與花互相垂直,形如咽斗,故有「番仔烟斗」之別名;花冠管狀花萼佛焰苞狀;雄蕊4,著生於花管近基部處;花藥成對黏合,僅1 室發育,近下唇1 對之基部延長成距;柱頭盾形。蒴果卵狀球形。 |
|
分布: 台灣低海拔山區,亞洲熱帶與溫帶地區等。通常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根部,尤其喜好以芒草屬、狗尾草屬及甘蕉屬的植物為寄主。 |
|
作者: | 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