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區 - 教育百科
探 | |
索 | |
區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iscovery Area |
作者: | 鄧慧慧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開放式發現教學法的目標在於養成「探索」的思考方法。學習者須經「發現」的過程來學習。「探索」是由感覺的形成到知性的形成的認識過程:學習者最先會在環境中產生「疑問」並「發現」問題,其次會運用五官感覺觀察具體事物,再將所得變為現實,並透過組織重組而提出假設,繼而經由假設標示出第二次探索方向,再次作感覺,並將所得修正補充先前的認識,以此過程達到認知的目的。是以「探索」者的學習時間略長於系統式學習所費的時間,故其教學內容、教材、教具必須精心選擇。「探索區」的設備必須要能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教師可設定一些未知情境,使學習者在既有思考中發生混亂,學習者為消除混亂就會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意欲及興趣。 在學前幼兒教育階段,設備、布置與評量如下: 1.設備:依領域或主題擺設能激發幼兒好奇心的教材。 2.布置:經由教師巧妙的安排,探索者的學習路徑會發生不可言喻的變化。 3.評量:評量幼兒達成下列目標的程度。(1)幼兒自主地參與;(2)勇於嘗試;(3)有耐心;毅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4)專注持續時間較長,並發揮想像與創作的能力;(5)會組織、重整與發表;(6)分享。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探索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