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農村教育政策(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魏超雄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陸地區農村教育政策係指為改革和發展農村教育而制定的行動準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宏觀的總政策,包括農村教育的路線、方針、原則、制度、體制、結構和目標方向等全局性的決策;另一類是微觀的具體政策,包括學校教育教學、教師、學生、經費、校舍、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具體規定。
  根據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業現代化對農村教育的緊迫需要,一九八三年五月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和改革農村學校教育若干問題的通知〕,對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系列問題,諸如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堅持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辦學,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多管道解決教育經費等作了明確的規定。隨後幾年,或就經費、管理體制問題單獨發布(參見一九八四年國務院〔關於籌措農村學校辦學經費的通知〕和一九八六年國務院〔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一九八七年國家教育委員會、財政部〔關於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或就全局性問題提出綜合要求(參見「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以求農村教育的順利發展。此外,又先後制訂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和一系列政策規定,為改革和發展農村教育開路。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農村教育政策(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