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斜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ㄉㄡ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一]xié[二]yé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ㄥˊㄑㄧㄥㄅㄨˊㄓㄥˋㄖㄨˊ:「ㄑㄧㄥㄒㄧㄝˊ」、「ㄨㄞㄒㄧㄝˊ」。
  2. ㄆㄧㄢㄒㄧㄝˊ˙ㄉㄜㄖㄨˊ:「ㄒㄧㄝˊㄧㄤˊ」。
  3. ㄑㄧㄥㄒㄧㄝˊ˙ㄉㄜㄖㄨˊ:「ㄒㄧㄝˊㄆ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é
解釋:
  1. 不正、傾側。與平面或直線成斜角關係的。
    【例】傾斜、斜角、斜坡 ◎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斜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é
解釋:
[形]
不正、傾側。如:「斜角」、「斜坡」、「斜線」。宋.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詞:「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動]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動。《文選.賈誼.鵩鳥賦》:「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唐.杜甫〈水檻遣興〉詩二首之一:「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名]
地名用字。常用於地勢傾斜的地方。如:「玉鉤斜」、「內人斜」、「陳陶斜」。
注音:
漢語拼音: xiá
解釋:
(一)之又音。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終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陸地區陝西省褒城縣東北。《文選.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李善注引《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â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傾斜。
  2. [[動] ] 引申為日落、月落。
音讀: tshu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不正的、歪斜的。
  2. [[動] ] 歪斜。
  3. [[形] ] 不平行、不垂直的線條,尤其是指對角線。
同義詞:
音讀: siâ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