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簡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ú jiǎn |
解釋:
竹片。古代紙未發明前,將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寫文字,稱為「竹簡」。《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竹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周愚文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竹簡係東漢造紙術尚未發明以前,以竹片寫書,再以皮繩或絲繩編綴成冊。一九七五年,中國大陸考古工作者於湖北省雲夢睡虎地發掘出十二座戰國末期至秦代的墓藏;其中十一號墓出土大量秦代竹簡。這批首次發現之秦簡,據〔睡虎地秦墓竹簡〕介紹,總計有簡一千一百五十五支(另殘片80片);內容包括下列十種:〔編年記〕、〔語書〕、〔秦律十八種〕、〔法律問答〕、〔封診式〕、〔為吏之道〕、〔日書〕甲種及〔日書〕乙種。簡長在二十三公分至二十八公分間,約秦尺一尺至一尺二寸。竹簡係以絲繩分三道編組;簡上的文字,是毛筆墨書的秦隸。這批竹簡,對日後研究秦律,甚有助益。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竹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名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竹簡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竹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