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禮中有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禮中有禮」意謂實行一種禮儀,除了依照規定的儀節外,還須順應實際情境,在既定的原則中做適度的調整。語出〔韓詩外傳‧卷四〕。春秋時代齊國名臣晏子有一回出使魯國。在進見魯君時,登上廟堂時快步前進;魯君頒授玉器給他,他跪下來接受。子貢詫異於晏子的不得體,於是問孔子:「晏子是否懂得禮?」孔于認為晏子這麼做必定有他的道理,便在遇見晏子時,請教其中的緣故。晏子解釋說:「通常觀見國君,登上廟堂的禮節,國君每定一步,臣子要走兩步。現在國君走得很快,做臣子的怎敢不走得更快呢?國君頒授玉器給我時,態度很謙卑,我怎麼可以不加倍謙卑而跪下呢?」孔子聽了說:「說得真對!禮節之中還有更細微的權宜法度。賜啊!你很少出使,怎麼能充分懂得禮節呢!」〔韓詩外傳〕作者韓嬰對此評論說:古詩上有句話:「禮儀卒度,笑話卒獲。」即是說禮儀恰當,談笑得體,正可以用來形容晏子。
  可見禮儀的定規,只在規範一般正常狀況,如果人和環境有變化,便要適度調整,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定律。任何原則都要活用,便是這個道理。此一故事亦見於〔晏子春秋‧卷五‧二十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禮中有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