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櫺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g
解釋:
  1. 門或窗檻、欄杆上雕花的格子。
    【例】窗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g
解釋:
[名]
1.門或窗檻、欄杆上雕花的格子。《文選.班固.西都賦》:「舍櫺檻而卻倚,若顛墜而復稽。」
2.屋檐。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夏涼寒燠,隨時取適,階基回互,橑櫺乘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窗櫳或欄杆上雕花之格子。《說文解字.木部》:「櫺,楯閒子也。」清.段玉裁.注:「闌楯爲(為)方格,又於其橫直(直)交處爲(為)圜子,如綺文瓏玲,故曰櫺。」漢.班固〈西都賦〉:「捨櫺檻而卻倚,若顛墜而復稽。」宋.陸游〈小築〉詩:「西郊小築臨煙汀,南山秀色入窗櫺。」

2. 屋簷。漢.揚雄《方言》卷一三:「屋梠謂之欞。」晉.郭璞.注:「雀梠即屋檐也。」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夏涼寒燠,隨時取適,階基回互,橑櫺乘隔。」

注音: ㄌ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櫺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