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遊女歌舞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uujo Kabuki
作者: 富燦霞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歌舞伎類型名。是日本歌舞伎創始期之女歌舞伎(Onna Ka Buki,見〔女歌舞伎〕)的一種。受阿國歌舞伎(Okuni Ka Buki,見〔女歌舞伎〕)流行的刺激,以唱歌跳舞或兼賣身為職,叫做「遊女」的女郎團體所表演的歌舞伎踊。(Kabuki Odori,見〔歌舞伎踊〕)根據記錄在1603年時,已經出現許多模仿阿國歌舞伎之遊女團體,到各地獻藝。有許多是京都三筋町(Misuji Machi)遊女屋(Yuuji Ya,管理遊女的行業),或是江戶吉原(Edo Yosiwara,江戶是現在的東京,遊女眾集的地帶)的遊女們,在簡陋的舞台上,大多以音樂舞蹈之群體性演出招攬男性玩客。其中也有將能樂的演出方式稍加變形的,較有名的佐渡島正吉(Satosimasy Okichi)、村山左近(Murayama Sakon)、幾島丹後守(Ikujima Tangomori)等人為主演出特別被稱為〈和尚〉(Oshou)。幕府政府認為這一類流行的歌舞伎踊敗壞風俗,於1629年禁止演出,此後直到明治時期為止,就一直沒有女性演員踏上歌舞伎舞台。
參照:
倉橋健《演劇百科》1983、杉浦政雄等著《日本演劇史》1986、藤波隆之著《歌舞伎 世界》1989、戶板康二編《歌舞伎鑑賞入門》195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遊女歌舞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