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涵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ㄠㄖㄨㄥˊㄖㄨㄥˊㄋㄚˋㄖㄨˊ:「ㄏㄢˊㄧㄤˇ」、「ㄅㄠㄏㄢˊ」、「ㄏㄞˇㄏㄢˊ」。
  2. ㄔㄣˊㄐㄧㄣˋㄖㄨˊ:「ㄏㄢˊㄩㄥ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án
解釋:
00:00
  1. 包容、容納。
    【例】涵養、包涵、海涵
  2. 水澤多。
    【例】涵澤
  3. 涵洞的簡稱。
    【例】橋涵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án
解釋:
[形]
水澤多。《說文解字.水部》:「涵,水澤多也。」如:「涵澤」。
[動]
1.浸潤、溼潤。《說文解字.水部》「涵」字.清.段玉裁.注:「涵,所受潤澤多也。」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詩:「威加諸部風霜肅,惠浸連營雨露涵。」
2.包容、容納。如:「包涵」、「海涵」。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唐.杜牧〈九日齊安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3.沉潛、潛水。參見「涵淹」、「涵泳」等條。
[名]
涵洞的簡稱。如:「橋涵」。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â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hâ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浸潤、溼潤。《說文解字.水部》:「涵,水澤多也。」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詩:「威加諸部風霜肅,惠浸連營雨露涵。」

2. 包含、包容。南朝梁.王僧孺〈為臨川王讓太尉表〉:「陛下海涵春育,日鏡雲伸。」宋.王讜《唐語林.卷三.雅量》:「吾不意為婁公所涵,而婁公未嘗有矜色。」

注音:
ㄏㄢ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