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 - 教育百科
龐 |
|
- 部首 广
- 部首外筆畫 16畫
- 總筆畫 19畫
- 漢語拼音 pá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á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áng |
解釋:
[形] 1.高大。如:「龐大」。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 2.雜亂。《舊唐書.卷一三一.列傳.李勉》:「汴州水陸所湊,邑居龐雜,號為難理。」 [名] 1.面貌、臉蛋。如:「面龐」、「臉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濟楚龐兒俊,可知道引動俺鶯鶯。」 2.姓。如戰國時魏國有龐涓。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phiāng
|
解釋:
|
|
音讀: |
pâng
|
音讀: | Pâng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ㄆㄤˊ 1. 高屋。《說文解字.广部》:「龐,高屋也。」 2. 高大、巨大。如:「龐大」。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 3. 雜亂。《舊唐書.卷一三一.列傳.李勉》:「汴州水陸所湊,邑居龐雜,號為難理。」《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今宜明定幹路、枝路辦法,使天下咸知國家鐵路政策之所在,此後有所遵循,不再如從前之群議龐雜,茫無主宰。」 4. 臉面。如:「臉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濟楚龐兒俊,可知道引動俺鶯鶯。」《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身穿白紗直裰,腳下涼鞋,黃瘦面龐,清清疏疏,三綹白鬚。」 5. 姓。如戰國魏有龐涓。 ㈡ ㄆㄥˊ 「龐龐」:充牣、充滿。《詩經.小雅.車攻》:「四牡龐龐,駕言徂東。」《太平御覽.卷九○九.獸部.狐》:「於是塗山人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子家室,我都彼昌。』」亦作「」。 |
|
注音: | ㈠ㄆㄤˊ ㈡ㄆㄥ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龐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