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帆背潛鴨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帆背潛鴨
英文名: Aythya valisineria
描述:
雌雄鳥的體色相異。雄鳥繁殖羽頭、頸栗紅色,頭頂較突出,背部白色,腰及尾上覆羽黑色。下頸至胸黑色,兩脇及腹部白色,尾下覆羽黑色。眼紅色,喙黑色,跗蹠及趾灰黑色。雌鳥頭頸褐色,背部灰褐色,尾上覆羽黑褐色。胸部褐色,兩脇及腹部灰褐色,尾下覆羽黑褐色。眼黑色,喙黑色,跗蹠及趾灰黑色。
分布:
主要於北美洲的西北部繁殖,冬季遷移至北美洲南部及墨西哥,每年在日本最多有數十隻度冬,朝鮮半鳥也有迷鳥的紀錄。台灣僅偶爾出現於沿海河口濕地。
作者: 方偉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nvasbac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Aythya valisineria
形態:
體長53~55公分。喙黑色略長,腳灰色,飛行時可見翼灰白色。雄鳥繁殖羽頭至上頸為紅褐色,眼紅色;胸部為黑色,背、脅、腹部為白色,尾上、下覆羽為黑色,尾羽灰色。雌鳥頭、頸、胸部為褐色,背、脅、腹部皆為灰,尾上、下覆羽為暗褐色。
分布:
分布於北美洲,繁殖地自阿拉斯加中部至加州東北部及美國中西部;度冬地則包括美國東北部,並沿著海岸南至墨西哥中部。
生態習性:
夏天棲息於開闊的水域;冬季則棲息於開闊的湖泊、鹹水湖、沙洲、紅樹林沼澤環境。群棲性的鴨子,常在晨昏時間潛入水中覓食,其他時間則大多聚集在一起睡覺。起飛時翅膀發出的聲響很大聲,但飛行時卻很快速而有力;遷徙時飛行高度很高,並成V字形排列。不常發出叫聲,只在求偶期會發聲;雄鳥叫聲為咕咕的聲響,雌鳥則為刺耳的“krrr”聲。配對關係形成於冬天末期,大部分抵達繁殖地時已經成對並具有領域性。繁殖期5~6月,巢築於水邊植物上,巢大而暴露,常漂浮在淺水中。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科: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帆背潛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