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立克次體 - 教育百科
ˋ
ˋ
ˋ
ˇ
  • 漢語拼音 lì kè cì t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 kè cì tǐ
解釋:
一種大小介於細菌與濾過性病毒間的微生物。呈球形或多形狀,寄生於蝨、蚤等節足動物。因美國病理學家立克次氏發現而得名。其所引起的疾病有斑疹傷寒、恙蟲病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立克次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ickettsia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立克次菌科(Rickettsiaceae)中屬於革蘭氏陰性細菌的一屬,此屬中之菌種為脊椎動物,包括人類及節足動物感染細胞內寄生蟲之致病來源,引起的疾病包括斑疹傷寒、斑疹熱等。立克次體的細胞不具移動性,呈球狀、雙球狀或短桿狀(長0.8~2μm,寬0.3~0.6μm)為專性寄生性生物,必須培養於生活組織內,其營養需求大部份為未知,在實驗室中可將其培養於雞的抽出細胞、蛋黃或組織內。立克次體寄生在寄主細胞之細胞質內,有時也會侵入細胞核中,生長之最佳溫度在32~35℃間,以二分法繁殖,行好氧呼吸代謝,麩胺酸(glutamate)為能源,立克次體對次氯酸鈉(NaClO3)及酚(phenol)相當敏感,且在溫度超過56℃持續30分鐘的條件下即可被殺死。近年來,立克次體的感染多以四環黴素(tetracyclines)為化學治療劑,典型菌種為R. prowazekii,其G+C百分比約在30~32.5%,為蝨媒歐洲斑疹傷寒、流行性斑疹傷寒及布列耳氏病之致病原。(1.戴佛香、陳吉平,最新微生物學辭典,1987;2.R.M. Atlas, Microbiology—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1988)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立克次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