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閹割焦慮 - 教育百科
閹 | |
割 | |
焦 | |
慮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stration Anxiety |
作者: | 王文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閹割焦慮」係根據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理論而來。依該論說,兒童約在三、四歲開始,性力(libidinal energy)集中於性器官,以男童為例,他以自己的陽具自豪,亦對母親持有占有慾。同時他也發現對手為自己的父親,因而對父親產生忌恨。這種情況,他自覺會引起父親的歧視,甚至招來報復,而造成心中極度的不安,尤其擔心被父親切除其陽具,此謂閹割焦慮。 兒童處於閹割焦慮的情況之下,其心態產生一種微妙的變化,試圖藉之化解自身的焦慮。這種變化即是欲將自己變得像強勢敵人一般,使自己在瞬間和強者一樣強大。易言之,兒童要將自己變得像父親一樣強;男童一旦認同父親、其性別角色便告確定。這種闊割焦慮下形成認同強者的現象。對女童而言,其過程較為緩和。女童也沒有闊割焦慮,有的話只是戀父情結。因此,女童的認同母親乃建立於取悅父親的心理之上。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閹割焦慮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