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燕嘴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wallow Tanage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Tersina viridis
形態:
體長約15公分。和其他唐納雀相較,翼較長,腳較短,喙寬而扁,末端略微下鉤。雄喙基部至眼睛周圍和下頜為黑色,腹部中央淺灰色,腹側為藍色有深色橫紋,身體其他部分為藍色。雌鳥全身大致為綠色,臉周圍灰褐色,翅膀有黑色羽緣,腹部轉偏黃色,腹面有黑色橫紋。
分布:
共3亞種,分布於中南美洲,由巴拿馬至南美洲北部,千里達。
生態習性:
棲息於山區開闊的林地、森林邊緣、次生林等環境。部分族群為候鳥。其喙的形狀適合挖掘,以及像燕子一樣在空中飛行時捕捉昆蟲。也會吃果實,偏好較大顆富含果肉的果實,較少吃懸鉤子之類的漿果。在繁殖期以外的季節常常成群出現,一群大約由12隻鳥所組成,會排斥其他鳥種加入其鳥群,鳥群隨著樹林中成熟的果實出現的位置而移動。在繁殖期,燕嘴雀有獨特的展示行為,雌鳥和雄鳥都會壓低頭部的羽毛、翅膀下垂並抖動,伴隨著鞠躬的動作,這種展示行為也會出現在敵對的狀態中,通常是面對附近領域的燕嘴雀時。在繁殖期,尤其是築巢的階段,雄鳥會有鳴唱的行為。鳥巢為杯狀,位於土堤上水平的洞穴中,或是位於牆壁上的洞中,也會使用舊巢。一窩產卵3枚,孵卵由雌鳥負責,雄鳥也會參與育雛的工作。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唐納雀科(Family Thraup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燕嘴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