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鴆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èn
解釋:
  1. 動物名。一種毒鳥。相傳將它的羽毛泡在酒中,人喝了會中毒而死。
  2. 毒酒。
    【例】飲鴆止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èn
解釋:
[名]
1.動物名。一種毒鳥。雄的稱為「運日」,雌的稱為「陰諧」,喜食蛇蝮。其羽毛紫綠色,有劇毒,泡酒後可以毒死人。
2.毒酒。通「酖」。如:「飲鴆止渴」。
[動]
用毒酒害人。《國語.魯語上》:「溫之會,晉人執衛成公歸之于周,使醫鴆之,不死,醫亦不誅。」《三國演義》第二回:「何后嫉妒,鴆殺王美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i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ㄓㄣˋ

1. 毒鳥。《說文解字.鳥部》:「鴆,毒鳥也。」雄體稱「運日」,雌體稱「陰諧」,喜食蛇蝮。其羽毛紫綠色,有劇毒,泡酒後可毒人。東周戰國.屈原〈離騷〉:「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

2. 毒酒。通「酖」。如:「飲鴆止渴」。《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掃迷帚》第二四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當。」

3. 以毒酒害人。《國語.魯語上》:「溫之會,晉人執衛成公歸之於周,使醫鴆之,不死,醫亦不誅。」《三國演義》第二回:「何後嫉妒,鴆殺王美人!」

㈡ㄉㄢˋ

鳥名。《集韻.去聲.勘韻》:「鴆,鳥名。」

注音: ㈠ㄓㄣˋ ㈡ㄉ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鴆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