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安朋狹簑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teroidichthys amboinensis (Bleeke, 1856)
形態:
體型延長狀,甚側扁,眼眶聳起,眼睛前方有一深凹窪,無鼻棘,眼眶下緣有3個棱棘,眼眶上緣有一根極粗長的皮瓣(約等於頭長),是此魚最顯眼的特徵,頭部、吻部、背鰭棘及側線上方皆有些許小皮瓣分布。背棘之棘膜深凹刻,腹鰭最內側鰭條以膜和腹部相連在一起,除了腹鰭,其它各鰭之鰭條均不分支。體為黃褐色,散有許多不規則暗色斑紋,尾鰭有多列明顯橫紋,體長約5、6公分。
分布:
日本、中國南海、台灣及越南等沿岸海峽。
生態習性:
生活於14~30公尺深的水層,棲地為淺海之岩礁區,夜行性肉食魚類,屬小型鮋類,極罕見之稀有種,全世界只發現6隻,僅1屬1種。
利用:
稀有罕見,無利用價值。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安朋狹簑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