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環境臉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vironmental Fac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使用臉部的特徵及表情來表達一個都市或地區的「環境情況」稱之。環境臉譜首先見於1970年代日本千葉市,該市以臉部表情的喜、怒、哀、樂來顯示其空氣品質。接著又曾用於環境影響評估上,1978年再進而用於都市的環境比較上,日本用面部表情法來探討三個都市(成田、橫濱及奈良)1971、1973及1975三個時點的環境變化。同年美國使用臉部表情法表達了60個都會區空氣污染的情況。1980年台灣亦應用臉部表情法來探討國內五大都市 1975及1980年的生活品質。1994國內再探討七大都市1985及1990年的環境臉譜,1997年遠見雜誌更畫出21縣市1993及1995的環境臉譜。
  都市和人的臉部一樣都包含了許多複雜而變動的資訊。兩者有其相同之處:(1)都市及臉到處可見;(2)臉是人的地圖,而都市是文明的地圖;(3)臉有「千面」,而都市依其結構及功能也多有不同;(4)臉是人類最重要的「身份證」,而都市則為人類聚落最重要的「身份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境臉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