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態金字塔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cological Pyramid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態系內三種屬性(生物量、數量和生產力)之關係,若由低階營養級向高階營養級向上排列:形成類似金字塔的圖形,分別稱為生物量金字塔、數量金字塔和生產力(或稱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中呈現各營養級之間生物總重量的關係,在陸域生態系中都呈金字塔狀,而在某些水生生態系中,春季初級生產力高的時期,浮游植物現存量往往高於其掠食者(浮游重動),使其關係亦呈金字塔狀,但在其他季節則相反,此時生產力較低,浮游植物量常少於浮游動物之總重量,而呈倒金字塔狀;在開闊的水域和深水中,生物量金字塔亦常有倒置的情況。數量金字塔以各營養級的個體數為單位,大多數的情況下,亦呈金字塔狀,但亦有例外,例如一群昆蟲以同一株植物為食,又如大量的寄生蟲寄生在同一個寄主內。生產力金字塔以淨生產力(能量)呈現各營養級之間的關係,無論在任何情形之下,皆金字塔狀。以能量的方式呈現各營養級之間的關係,比用生物量或生物個體量更準確和有意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態金字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