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導其生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owth by Guidance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導其生長是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的主張。他認為教育即生長(education is growth)、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is life),而生長與生活都是需要引導的。尤其認為兒童有「未完成性」與「依賴性」,因此兒童更需要引導,即引導其成熟與獨立。
  他認為教育者的工作,是利用現實的資料和情境,使受教者生長,使受教者改造經驗,所以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包含在被教育者的生活過程中。生活不斷的發展,所以把各時期各種過程的生活充分的生長,就是下期生活最好的準備。
  他對「導其生長」的觀念舉一個例子說:假設住在寒帶的愛斯基摩(Eskimo)人的家庭中,同時誕生三個嬰兒,在他們生下來的第一天,就將其中一個送到中國,另一個送到美國,其餘一個留在原來的家庭中,然後各給予該地所能供給的最好的教育。等到他們都成長時,有許多證據和理由可以相信:那個生長在愛司基摩家庭中的兒童,其思想、習慣、語言、舉動,受到成人的指導,一定是一個真正道地的愛斯基摩人;在美國受教育的,受美國人的指導,一切必像美國人;在中國受教育的,也必像中國人。由此可見指導或引導對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導其生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