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ǔ shē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武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ǔ shēng |
解釋:
1.武生員。 2.在戲劇中扮演擅長武打的男性角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武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葉憲峻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武生係清代附儒學肄業之武學學生。據[清史稿校註.選舉志]:武生附儒學,通稱武生。順治初,京衛武生童考試隸兵部。康熙三年(1664),改隸學院,直省府、州、縣、衛武生,儒學教官兼轄之。騎射外,教以五經七書、百將傳及[孝經]、四書。學政三年一考。順天舊設武學,自八旗設儒學教官,兼轄滿、蒙、漢軍武生,裁武學官。大、宛兩縣武生,順天教官轄之,學額如文生童例,分大、中、小學。自二十名遞減至七、八名。考試分內、外場,先外場騎射,次內場策論。歲試例一、二等,准作科舉。故武生有歲試無科試。 故武生乃武學裁廢後,附儒學肄業,並由儒學教官兼轄者;其以歲試內、外場一、二等,准作科舉,而有別於文生需經科試合格方准應鄉試。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武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bú-sing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武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