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遜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ㄧㄢㄍㄨㄥㄖㄨˊ:「ㄑㄧㄢㄒㄩㄣˋ」、「ㄔㄨㄧㄢˊㄅㄨˊㄒㄩㄣˋ」。
  2. 退ㄊㄨㄟˋㄖㄤˋㄖㄨˊ:「ㄒㄩㄣˋㄨㄟˋ」。
  3. ㄅㄧˇㄅㄨˊㄕㄤˋㄅㄨˋㄐㄧˊㄖㄨˊ:「ㄌㄩㄝˋㄒㄩㄣˋㄧˋㄔㄡˊ」。
  4. ㄔㄚㄐㄧㄥˋㄖㄨˊ:「ㄓㄜˋ˙ㄇㄜㄐㄧㄢˇㄉㄢ˙ㄉㄜㄨㄣˋㄊㄧˊㄧㄝˇㄅㄨˊㄏㄨㄟˋㄓㄣㄕˋㄊㄞˋㄒㄩㄣˋ˙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ùn
解釋:
  1. 退讓。
    【例】遜位、遜國
  2. 謙恭。
    【例】謙遜、遜辭、出言不遜
  3. 比不上、不及。
    【例】略遜一籌
  4. 差勁。
    【例】這麼簡單的問題也不會,真是太遜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ùn
解釋:
[動]
1.逃避。《書經.微子》:「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于荒。」《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是耆儒碩老,抱其書而遠遜。」
2.退讓。如:「遜國」。《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
3.謙恭。如:「謙遜」、「出言不遜」。《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傳》:「元昊答書語不遜,仲淹對來使焚之。」
4.比不上、不及。如:「略遜一籌」。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二》:「北望山半,亦有洞南向,高少遜北巔。」
[形]
差勁。如:「你真遜,這種題目也考不及格。」
[名]
姓。如唐代有遜揆,清代有遜柱。
注音:
漢語拼音: sùn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ù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ㄒㄩㄣˋ

1. 逃避、逃遁。《說文解字.辵部》:「遜,遁也。」《書經.微子》:「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於荒。」漢.揚雄〈劇秦美新〉:「是耆儒碩老,抱其書而遠遜。」

2. 退讓。如:「遜國」。《玉篇.辵部》:「遜,退讓也。」《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何夔》:「文帝踐阼,封成陽亭侯,邑三百戶。疾病,屢乞遜位。」

3. 謙恭。如:「謙遜」。《龍龕手鑑.辵部》:「遜,恭也。」《宋史.卷三一四.列傳.范仲淹》:「元昊答書語不遜,仲淹對來使焚之。」《古今小說.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因出言不遜,沖突了試官,打落下去。」

4. 恭順。《書經.舜典》:「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漢.孔安國.傳:「遜,順也。」

5. 比不上、不及。如:「略遜一籌」。《三國演義》第一回:「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二》:「北望山半,亦有洞南向,高少遜北巔。」

6. 差勁。如:「你真遜,這種題目也考不及格。」

7. 姓。如唐代有遜揆。

㈡ㄙㄨㄣˋ,ㄒㄩㄣˋ之又音。

注音: ㈠ㄒㄩㄣˋ ㈡(又音)ㄙㄨ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