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網路化資訊聯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簡稱CNI
作者: 黃鴻珠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簡稱ARL)、大學及學院交換組織(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ystems Exchange,簡稱CAUSE)和高等教育資訊科技聯盟(EDUCOM),於1990年3月全國網路會議上宣布成立的聯盟組織。其目的為結合圖書館界、資訊界與高等教育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術和資源,共同探討美國建立高速國家研究、教育網路後網路資源應用的種種問題,諸如政策、技術、操作和經濟等。此組織的主要任務如下:
  (一)利用網路增進資訊的生產及取用,以提升學術研究、增加知識生產力。
  (二)促使各機構無論是現有或將有的支援研究及教學的高效能電腦及網路資源,能加速資訊傳輸及便於取用資訊。
  (三)自行舉辦或與其他組織合辦一連串的活動,以說明、宣導、評估和提升有關之政策、資訊協定,俾便有效率、彈性和環球化取用網路資訊。
  (四)整合各會員單位的知識、技術、專業及財務等方面的人力及其他資源,以因應現行及資訊管理特性邁入21世紀的變化。
  在組織上,CNI設有9人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由ARL,CAUSE及EDUCOM主席各任命3人組合而成;另設有任務委員會(Task Force),由圖書館的高級行政人員、高等教育機構的高等資訊科技人員及其他單位的高級人員組合而成,於每年3月及11月各集會一次,以討論工作要項、預算及規畫未來工作和更新各方案的資料。指導委員會另視需要組織各種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以執行任務委員會的方案,現有7個工作小組:(1)非商業性出版(Non-Commercial Publishing);(2)商業出版(Commercial Publishing);(3)網路架構與標準(Architectures and Standards);(4)立法、政策和策略(Legislation, Cod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5)名錄和資訊服務(Directories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Services);(6)訓練和學習(Teaching and Learning);(7)管理和教育(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and User Education)。
  為便於公布其工作狀況,CNI設有佚名檔案傳輸服務(Anonymous FTP),其節點名稱為「FTP.CNI.ORG」;另為提供大家共同討論的機會,CNI設有電子論壇服務,論壇主題絕大部分配合CNI的工作要項,論壇目錄可以電子郵件以List指令向「Listerv@CNI.ORG」索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網路化資訊聯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