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砮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可製箭頭的石頭。《說文解字.石部》:「砮,石,可以為矢鏃。」《文選.左思.蜀都賦》:「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唐.李善.注:「砮可作箭鏃,禹貢梁州厥貢砮石。」
2.石製的箭頭。《國語.魯語下》:「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三國吳.韋昭.注:「砮,鏃也,以石為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可製箭頭之石塊。《說文解字.石部》:「砮,石,可以為矢鏃。」清.段玉裁.注:「按砮本石名。」《書經.禹貢》:「礪、砥、砮、丹。」唐.孔穎達.疏引賈逵云:「砮,矢鏃之石也。」《文選.卷一.賦.左思.蜀都賦》:「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唐.李善.注:「砮可作箭鏃,禹貢梁州厥貢砮石。」

2. 石製之箭頭。《國語.魯語下》:「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三國吳.韋昭.注:「砮,鏃也,以石為之。」《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列傳.序》:「及武王滅紂,肅慎來獻石砮、楛矢。管、蔡畔周,乃招誘夷狄,周公征之,遂定東夷。」

注音: ㄋ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