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提示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thod of Prompting
作者: 陳啟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提示法或稱為啟示法,是研究記憶的方法之一。在測量學習保留量時,實驗者(教師)提供給受試者(學生)的「回憶線索」或「回憶暗示」,因為其完整性的不同,會影響保留量的多寡。所提供的線索或暗示即是提示。
  在實驗研究中,再生法(method of reproduction)或自由回憶法(method of free recall)是要受試在沒有提供線索的情境下再生或回憶先前所出示的項目,因此難度最大;系列回憶法(method of serial recall)及配對聯想法(method of paired association)是給受試某種特殊的提示,幫助其回憶某特定的項目。在系列回憶法中,提示的是序列裡的項目,要求受試回憶緊接著出現的一個項目,提示受先前回憶的影響,所測得的保留量可能較少。在配對聯想法中,提示的則是與反應項目相伴出現的刺激項目,每一配對都是獨立的,較少受先前回憶的影響,因此其保留量可能較高。
  在學習結果的考查上,選擇題、是非題、配合題等的考試,其測驗題目本身就是測驗的提示,受試必須做出有關的判斷,此種方法即是再認回憶法(recognition method)。通常對於已經不能回憶的答案,都可以由再認中指出,因此以此種方法測得的記憶效果最好。問答題、申論題、簡答題或填充題,除題目本身外,如果沒有其他提示,所測得的記憶效果較差。
  一般說來,在測驗中給學習者的提示越完整,所測得的記憶程度會越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提示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