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求伊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求伊祜」是〔詩經.魯頌.泮水〕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要自己去追求幸福。〔韓詩外傳.卷八〕中引了一則故事來闡釋這句詩的意義;魏文侯問狐卷子:「父親、兒子、兄長、弟弟、臣子等如果賢能,是否能夠依賴?」狐卷子認為都不可以,他解釋說:「做父親的沒有比堯還賢能的,但堯的兒子丹朱卻因不肖而被放逐;做兒子的沒有比舜還賢能的,但舜的父親瞽叟卻凶暴不仁;做兄長的沒有比舜還賢能的,但舜的弟弟象卻傲慢不馴;做弟弟的沒有比周公還賢能的,但周公的兄長管叔卻叛變被誅;做臣子的沒有比商湯、武王還賢能的,但他們的君主夏桀和商紂卻無道而被討伐。盼望別人幫忙的人,永遠有辦法達成希望;依賴別人的人,也不能永遠保有。君王您若想把國家治理好,要從自己努力做起,別人又如何能依靠呢?」狐卷子所舉的例子說明了賢能的父親不一定能教育出賢能的兒子,賢能的兒子也不一定能勸化父親變得賢能。在兄弟、君臣間也是如此。所以每個人都該為自己人格的修養而努力,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不應該依賴別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獲得成功和幸福,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自求多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求伊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