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翅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ㄩˇ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chì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ㄧㄠˇㄌㄟˋㄐㄧˊㄔㄨㄥˊㄌㄟˋㄉㄨㄥˋㄨˋ˙ㄉㄜㄧˋㄊㄨㄥㄔㄤˊㄩㄥˋㄌㄞˊㄈㄟㄒㄧㄥˊㄖㄨˊ:「ㄔˋㄅㄤˇ」、「ㄓㄢˇㄔˋㄍㄠㄈㄟ」、「ㄔㄚㄔˋㄋㄢˊㄈㄟ」。
  2. ㄕㄚㄩˊ˙ㄉㄜㄑㄧˊㄖㄨˊ:「ㄩˊㄔ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ì
解釋:
  1. 鳥類及昆蟲的翼。
    【例】翅膀、大鵬展翅、插翅難飛
  2. 鯊魚的鰭。
    【例】魚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ì
解釋:
[名]
1.鳥類及昆蟲的翼,通常用來飛行。如:「大鵬展翅」、「蟲兒舒翅」。
2.沙魚的鰭。如:「魚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ì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鳥類及昆蟲之羽翼。如:「蟲兒舒翅」。《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願為雙鳴鶴,奮翅起高飛。」《封神演義》第五三回:「料爾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蠅翅飛騰,去而不遠。」唐.柳宗元〈放鷓鴣詞〉詩:「破籠展翅當遠去,同類相呼莫相顧。」《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大鳥住了一會,聽見喧鬧之聲,即時展翅飛起,百鳥漸漸散去。」

2. 展開羽翼翅。《韓非子.喻老》:「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

3. 像翅狀之事物。如:「機翅」《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用雙手端著茶盤翅兒。」

4. 魚類之鰭。如:「鯊魚翅」、「金翅鯉魚」。《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就備了一桌上好的翅席。」《老殘遊記》第一七回:「那家人揭開盒蓋,請老爺們過眼。原來是一桌甚豐的魚翅桌。」

注音: ㄔ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