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ùn sī |
解釋:
真菌類的植物體,其多為圓桶形細胞連成之細長絲狀。細胞中無葉綠素,故無法行光合作用。但能吸收養分,並起無性繁殖的作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菌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ypha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微生物的營養型態以分支或未分支的絲狀外觀構成。此現象發生在絲狀真菌、藻類及細菌上。菌絲聚集在一起則形成菌絲體(mycelia)。菌絲常具有分支且通常會被一層含有幾丁質(chitin)及/或是纖維素(cellulose)的細胞壁所包圍。菌絲有可能分節,即利用細胞壁將細胞核各自分開;也可能不分節,因此同一細胞質中就會有許多核(多核性的),而菌絲依其功能的不同,可分為下列二大類:(1)營養菌絲(vegetative hyphae):能穿透培養基,以便吸收養份,供給菌體生長。(2)生殖菌絲(reproductive hyphae)或稱氣生菌絲(aerial hyphae):通常是由培養基往空氣中伸長,乃孢子之生長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菌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