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山東諸城縣五四學制試驗(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唐曉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五四」學制係指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的學制。山東諸城縣的「五四」學制試驗始於一九八四年秋季,到一九九○年,全縣八百二十九所小學、六十六所初中全部由「五三」學制改為「五四」學制,一九九三年完成初中改制。
  諸城縣的「五四」學制試驗是一項綜合性整體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調整教學計畫,改革課程設置。其措施包括:控制每週的教學總時數;增加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加強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基礎學科;確保音樂、體育和美術科目的教學時間;增加勞動技術課時間;提前開設物理科(初二)、化學科(初三),控制教學進度,分散難點。2.改革教材與教法。其措施包括:選用試驗教材;加強配套教材和鄉土教材的建設;改革課堂教學,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研究新教材的使用。3.改革考試制度和教育評估的方法與手段:把單一的書面考試改變為以書面考試為主,並同時注重口頭與實際操作的考試;在學生總成績的評定中,提高平時考查成績的權重;改變「教師考學生」的傳統方法,讓學生參與評價;改革升學考試,畢業與升學一次考,減輕升學率的壓力。4.加強勞動技術教育,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5.試行初中四年級分流,結合進行職業技術教育。諸城縣的五四學制試驗,在促進教育思想的轉變、減輕學生過重之課業負擔、發展學生的個性與特長、增強學生就業的適應能力等方面取得相當成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山東諸城縣五四學制試驗(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