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手臂位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sitions of the Arms
作者: 鄭淑姬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術語。手臂位置。雖然所有學派的足部基本位置都是相同的,但手的基本位置名稱卻各不相同。各個學派都各自設定自己手的基本位置。卻革堤學派(Cecchetti method)有五個基本位置加上一個小第二、一個第四位置和兩個第五位置的變化。蘇俄學派(Russian School)有一個預備姿勢和三個基本位置。法國學校(French School)有一個預備姿勢和五個基本位置,這些位置和蘇俄學派(Russian School)的某些位置相同。以下只解說法國學校的基本位置和與其相同位置而有不同或相同稱呼(其他學派)的位置。預備位置:在肩膀不往上抬的情況下,兩肩自然下垂,兩手成橢圓形,圓順的圈在大腿前,小姆指輕輕接觸大腿,(義大利學校同,但稱en bas 低第五位置)(俄國學校的預備位置同上,但兩手在大腿前一手寬距離的位置)。第一位置:手保持如上所述的橢圓形往上升,到胃的高度,手心朝著自己。手的運作經過準確的第一位置才會乾淨漂亮而增加美感。(俄國學校同)(義大利學校,但稱en avant 前第五位置)。第二位置:兩手打開到身體的兩邊,兩手肘稍為彎曲,並在同一水平線上;手胳臂不高於肩膀,要避免手胳臂往下掉,手掌比手胳臂稍低,手掌心朝前。(義大利學校同)(俄國學校除了手胳臂到手掌心在一條線上,比第一位置高約5公分外,其他同法國學校)。第三位置:一手在上,一手在旁。俄國學校稱為大舞姿〈Big posé〉(義大利學校稱此位置為高第四位置)(俄國學校稱一手在旁,一手在前為小舞姿〈Small posé〉義大利學校稱此位置為低第四位置)第四位置:一手在上,一手在前。如果用俄國學校方法,可說成一手在第三,一手在第一。第五位置:兩手從第一位置往上到頭部上方稍為斜前一點的位置。像是一個圓形相框,頭部浮在當中。(義大利學校稱此位置為〈en haut〉高第五位置。俄國學校方法的第三位置同法國學校的第五位置)由於派別的不同,使得手的位置名稱複雜,不容易記。俄國學校似是較容易記,但是大家對它的第三位置都習慣叫成法國學校的第五位置。〔參見芭蕾手的位置圖〕
參照: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手臂位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