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 - 教育百科
敏 |
|
- 部首 攴
- 部首外筆畫 7畫
- 總筆畫 11畫
- 漢語拼音 mǐ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ǐ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ǐn |
解釋:
[形] 1.疾速、靈巧。如:「敏捷」、「靈敏」。 2.聰慧。如:「聰敏」、「敏慧」。《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玄齡幼警敏,貫綜墳籍。」 [副] 勤奮、勤勉。《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名] 才能。《國語.齊語》:「盡其四支之敏,以從事於田野。」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疾速、靈巧。如:「敏捷」、「靈敏」。《說文解字.攴部》:「敏,疾也。」宋.梅堯臣〈寄維揚許待制〉詩:「四坐稽顙嘆辨敏,文字響亮如清球。」《元史.卷一四五.達禮麻識理傳》:「幼潁敏,從師授經史,過目輒領解。」 2. 聰慧。如:「聰敏」、「敏慧」。《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新唐書.卷九六.列傳.房玄齡》:「玄齡幼警敏,貫綜墳籍。」 3. 勤奮、勤勉。《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4. 謹慎、審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赴以名,則亦書之,不然則否,辟不敏也。」晉.杜預.注:「敏,猶審也。」《清史稿.卷三○二.汪由敦列傳》:「老誠端恪,敏慎安詳,學問淵深,文辭雅正。」 5. 擅長。《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蔣琬》:「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唐.陳鴻《東城老父傳》:「夫婦席寵四十年,恩澤不渝,豈不敏於伎,謹於心乎?」 |
|
注音: | ㄇㄧㄣ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敏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