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斑腔吻鱈 - 教育百科
帶 | |
斑 | |
腔 | |
吻 | |
鱈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帶斑腔吻鱈 |
英文名: | Coelorinchus cingulatus |
描述: 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頭大;頭部黏液腔發達。頭部中大其腹面裸露無鱗;吻長而尖,頦下有一短鬚;第一背鰭有一延長呈絲狀之鰭條,第二背鰭與臀鰭之鰭條等高;鱗片上的棘刺小多且密,約略排列成平行狀;發光器長,伸達兩腹鰭基底中央,只有一發光腺;體為淡褐色,由眼後方延伸出2條暗色條紋,體側則有不規則之暗色鞍狀斑。 |
|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菲律賓及臺灣東北部及南部等。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Caelorinchus cinguletus (Gilbert & Rlubbs, 1920) |
|
形態: 頭部中大其腹面裸露無鱗,吻長而尖,頦下有一短鬚。第一背鰭有一延長呈絲狀之鰭條,第二背鰭與臀鰭之鰭條等高。鱗片上的棘刺小,多且密,約略排列成平行狀。發光器長,伸達兩腹鰭基底中央,只有一發光腺。體為淡褐色,由眼後方延伸出2條暗色條紋,體側則有不規則之暗色鞍狀斑。 |
|
分布: 日本南方、中國東海、台灣東北部及南部。 |
|
生態習性: 分布於水深200~400公尺之中層水域,底棲肉食性魚類,以小型蝦蟹為主食。 |
|
利用: 常見的種類,體型小、數量頗多,無經濟價值,漁民以底拖網捕獲後,多棄置為下雜魚。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
|
首目: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
|
科: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帶斑腔吻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海洋生物百科
學名: | Caelorinchus (Paramacrurus) cinguletus |
介紹: | 有關帶斑腔吻鱈的生活習性與生態仍有待研究與調查。 |
資料來源: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_帶斑腔吻鱈 |
資料來源: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學習資源海洋生物百科資料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