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主張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zhǔ zhā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ǔ zhāng
解釋:
  1. 對事物所抱持的看法或意見。
    【例】我們兩人的主張雖然不同,但目標卻是一致的。
  2. 對事物抱持某種看法或意見。
    【例】爸爸主張小孩子應該要多接觸大自然,身心才會健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主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ǔ zhāng
解釋:
1.對事物所抱持的意見。唐.韓愈〈送窮文〉:「各有主張,私立名字。」
2.做主、決定。《西遊記》第一四回:「捨身拚命歸西去,莫倚旁人自主張。」《紅樓夢》第七九回:「兒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況且是他親父主張,何必出頭多事。」
3.把持。《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卻又不知李參軍如何便這般驚恐,連身子多主張不住,只是顫抖抖的。」
4.主宰。《莊子.天運》:「孰主張是?孰綱維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主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名、動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主張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主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ú-tiu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自我對於事物的主觀性見解或看法。
  2. [[動] ] 認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主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主張 相關客家語 主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