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察巴泰歐舞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apateo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歌曲名。古巴的舞曲,源自《奔朵舞》(Punto)和《瓜宜拉》(Guajira),兩者都是非常受歡迎的3/4拍或6/8拍的古巴舞蹈歌曲。「察巴泰歐」這名字來自一個動詞,意指「以鞋擊地」,也指用足踵、足趾或全足跺步,這些動作都出現在很多源自西班牙的拉丁美洲舞蹈中。《察巴泰歐》是《察帕泰阿多舞》(Zapateado)、《塞桂第拉》(Sequidilla)和《瓜宜拉》交互影響下的產物,古巴風格中,它是一種感官上的舞,男女不停地重複接觸對方,足踵踏著拍子,而身體仍保持挺直。這支舞在多明尼加共和國也可見到,當地一支鄉村舞稱為《Sarambo》,有時亦稱《Zapateado Montuno》;在智利則是十八世紀就已有之,根據西元713年的一本法文旅遊手記,將這種音樂的樂譜稱為智利察巴泰歐。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察巴泰歐舞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