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麻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ˋㄓㄨㄥˇㄓˊㄨˋㄘㄠˇㄅㄣˇㄓㄨㄥˇㄌㄟˋㄉㄨㄛㄐㄧㄥㄅㄨˋ˙ㄉㄜㄖㄣˋㄆㄧˊㄒㄧㄢㄨㄟˊㄎㄜˇㄐㄧㄚㄍㄨㄥㄌㄧˋㄩㄥˋㄓˋㄔㄥˊㄕㄥˊ˙ㄗㄈㄨˊㄉㄥˇㄖㄨˊ:「ㄧㄚˋㄇㄚˊ」、「ㄏㄨㄤˊㄇㄚˊ」。
  2. ㄕㄣˊㄐㄧㄥㄗㄠㄧㄚㄆㄛˋㄏㄡˋ˙ㄉㄜㄘˋㄊㄨㄥˋㄍㄢˇㄐㄩㄝˊㄖㄨˊ:「ㄙㄨㄢㄇㄚˊ」、「ㄇㄚˊㄊㄨㄥˋ」。
  3. ㄅㄨˋㄌㄧㄥˊㄏㄨㄛˊㄔˊㄉㄨㄣˋㄖㄨˊ:「ㄇㄚˊㄇㄨˋ」、「ㄇㄚˊㄅㄧˋ」。
  4. ㄋㄢˊㄕㄡˋㄅㄨˋㄕㄨㄈㄨˊ˙ㄉㄜㄍㄢˇㄐㄩㄝˊㄖㄨˊ:「ㄖㄡˋㄇㄚˊ」、「ㄊㄡˊㄆㄧˊㄈㄚㄇㄚˊ」。
  5. ㄙㄤㄈㄨˊㄖㄨˊ:「ㄆㄧㄇㄚˊㄉㄞˋㄒㄧㄠˋ」。
  6. ㄩㄥˋㄇㄚˊㄐㄧㄚㄍㄨㄥㄓˋㄔㄥˊ˙ㄉㄜㄖㄨˊ:「ㄇㄚˊㄕㄚ」、「ㄇㄚˊㄅㄨˋ」、「ㄇㄚˊㄒㄧㄝˊ」。
  7. ㄈㄢˊㄉㄨㄛㄦˊㄙㄨㄛˇㄙㄨㄟˋㄖㄨˊ:「ㄇㄚˊㄈㄢˊ」、「ㄇㄧˋㄇㄧˋㄇㄚˊㄇㄚˊ」。
  8. ㄅㄧㄠˇㄇㄧㄢˋㄧㄡˇㄒㄧˋㄙㄨㄟˋㄅㄢㄉㄧㄢˇ˙ㄉㄜㄖㄨˊ:「ㄇㄚˊㄌㄧㄢˇ」、「ㄇㄚˊㄑ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麻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桑科草本植物的統稱。一年生草本。莖部的纖維長而堅韌,可供紡織用。果實可為飼料或榨油用。種類甚多,有大麻、黃麻、亞麻、苧麻等。
  2. 用麻加工製成的。
    【例】麻紗、麻鞋
  3. 煩多而瑣碎。
    【例】麻煩、密密麻麻
  4. 表面有細碎斑點的。
    【例】麻臉、麻雀
  5. 表面粗糙不光滑的。
    【例】這皮膚因長痱子,摸起來麻麻的。
  6. 知覺喪失或變得遲鈍。
    【例】麻木、酸麻
  7. 聽到、看到或想到某事時,引起的不舒服感覺。
    【例】肉麻、頭皮發麻
  8.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以韌皮纖維為主要用途之草本植物的統稱。其莖部的韌皮纖維長而堅韌,可供紡織用。其果實可為飼料或榨油用。種類甚多,有大麻、黃麻、業麻、苧麻、亞麻等,中國古來即有種植。
2.大麻科「大麻」的別名,參見「大麻」條。
3.喪服。如:「緦麻」、「披麻戴孝」。
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麻嬰,明代有麻三衡。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知覺喪失或變得遲鈍。如:「麻醉」、「麻木」。《水滸傳》第三二回:「那三四個村漢看了,手顫腳麻,那里敢上前來。」
[形]
1.聽到、看到或想到某事時,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如:「肉麻」、「頭皮發麻」。
2.表面有瘢痕而粗糙的。如:「麻子」、「麻臉」。
3.煩多而瑣碎。如:「密密麻麻」、「麻煩」。
4.用麻加工製成的。如:「麻紗」、「麻鞋」。
5.知覺發麻的。如:「麻辣」、「酸麻」。
解釋:
「麻」的異體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感覺變得遲鈍或失去知覺。
音讀: muâ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桑本科植物的總稱,草本植物,莖部強韌,纖維長,可為紡織材料,果實可榨油或做為飼料。
  2. [[名] ] 喪服、孝服的名稱,是用「麻」的粗纖維做成的。
  3. [[名] ] 芝麻。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