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荍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qiá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o
解釋:
[名]
1.錦葵的別名。參見「錦葵」條。
2.麥子。通「蕎」。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二.穀部.蕎麥》:「時珍曰:『蕎麥之莖弱而翹然,易長易收,磨麵如麥,如曰蕎、曰荍,而與麥同名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ô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錦葵。植物名。二年或多年生草本,葉具長柄,互生,呈圓心形或腎形。夏秋間開紫紅色花。蒴果扁圓形,可供藥用。《說文解字.艸部》:「荍,蚍𧉈也。」清.段玉裁.注:「〈釋艸〉曰:『荍,蚍衃。』《毛傳》曰:『荍,芘芣也。』與《說文》皆字異音同。陸璣曰:『一名荊葵。似蕪菁,華紫綠色,可食,微苦。』」《詩經.陳風.東門之枌》:「視爾如荍,貽我握椒。」漢.毛亨.傳:「荍,芘芣也。」

2. 麥子。通「蕎」。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二.穀部.蕎麥》:「時珍曰:『蕎麥之莖弱而翹然,易長易收,磨麵如麥,如曰蕎、曰荍,而與麥同名也。』」《明史.卷七八.食貨志二》:「夏稅之米惟江西、湖廣、廣東、廣西,麥荍惟貴州,農桑絲遍天下。」

⇒作「」形時,為@B04078

注音: ㄑ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