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莠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òu
解釋:
  1. 植物名。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長於原野及低山地,長五十到八十公分,稈分歧無毛,葉薄長平滑。夏季自莖頂抽出花穗,在花穗間有許多硬硬的長毛,使整串花穗看起來像一條狗尾巴。花穗成熟後,把穗上的穎果揉出搗碎,取出裡面的小米粒,可以煮稀飯。 △狗尾草
  2. 不好的人或事物。
    【例】良莠不齊
  3. 壞的、惡的。
    【例】莠民、莠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òu
解釋:
[名]
1.禾本科「狗尾草」的別名。參見「狗尾草」條。
2.不好的人或事物。如:「良莠不齊」。
[形]
壞的、惡的。參見「莠言」、「莠民」等條。
注音:
漢語拼音: yǒu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ㄧㄡˋ

1. 植物名。如:「莠狗尾草」。《說文解字.艸部》:「莠,禾粟下生莠。」《書經.仲虺之誥》:「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詩經.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堅既好,不稂不莠。」《禮記.月令》:「猋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並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鋤也:若斯之科,亦萬代一準焉。」

2. 不好的。《詩經.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漢書.卷九○.酷吏傳.嚴延年》:「河南天下喉咽,二周餘斃,莠盛苗穢,何可不鉏也?」《清史稿.卷三七六.列傳.吳傑》:「馭夷長策,當先剿後撫。未剿遽撫,良莠不分。」

㈡ㄧㄡˇ,ㄧㄡˋ之又音。

注音: ㈠ㄧㄡˋ ㈡(又音)ㄧ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莠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