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蕩皮參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蕩皮參Holothuria leucospilota 台灣北部礁岩海岸及離島最常見的海參,棲息在潮間帶的岩盤上或潮池的砂底表面。體色呈黑色或紫黑色,體壁極為柔軟但有毒,約0.2~0.4cm厚,通常體後端粗大;觸手楯狀,20隻;管足集中在腹面,多為不規則排列,疣足散生於背部,常見其將身體後端卡在在岩縫中,只露出前端進食。居維埃氏器發達,受刺激時會由肛門排出由朱維埃氏腺體(organs of Cuvier)分泌的白色黏性細絲黏住敵人。生殖季6~9月,主要集中在7~8月,不會行無性生殖。 又稱海蚯蚓(Sea earthworm),主要是因為牠們濾食習性,藉著不停地吃進珊瑚沙,把沙中的有機物消化掉,包括細菌、動物和植物的屍體,藻類碎片和其他有機物顆粒,之後再把乾淨的沙排出來,平均1隻蕩皮參1年至少可以過濾50公斤的珊瑚沙。 本種遍及印度-太平洋的熱帶海域,在台灣則普遍分布於各地的潮間帶。
知識 1:
骨針狀(Spicules or Ossicles)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蕩皮參
中文目名: 楯手目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Aspidochirotid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亞綱名: 盾手海參亞綱
台灣分布地點: 南部礁岩海岸
棲所環境: 珊瑚礁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綱名: Holothuroidea
拉丁科名: Holothuriidae
世界地理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
中文屬名: 海參屬
拉丁屬名: Holothuria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海參科
拉丁亞綱名: Aspidochirotacea
中文綱名: 海參綱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拉丁種小名: leucospilot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蕩皮參
英文名: Holothuria leucospilota
描述:
俗稱海男、海蚯蚓、蕩皮海參、烏蟲參、蟲參、烏參、紅參,英名Black sea cucumber, Black-fringed sea cucumber, Black long sea cucumber。身體柔軟,體璧薄,約0.2至0.4公分厚,略呈香腸形,後端較為粗大,體長大都在20至30公分間,最大可達40公分,伸展時更可達1公尺。體表呈紅黑色、紫褐色至黑色,老年個體色常較深,幼小個體常帶紫褐色。背部具有許多疣足,小型個體腹部的管足略呈3縱列,管足的末端呈灰白色。觸手呈盾狀,共有20隻。體壁內的骨片主要爲桌形體和扣狀體。桌形體的底盤爲圓形,中央有4個大孔,周圍有8至14個小孔,塔頂有一大圓孔,周圍有8至11枚小齒;另有較小的桌形體,底盤近方形,中央有大孔4個,角上有小孔4個。扣狀體骨片多爲橢圓形,有穿孔3至4對。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東非、印度、菲律賓、紅海、中國的福建東山、廣東、海南至西沙群島、臺灣、夏威夷、巴拿馬等地區,臺灣各地岩礁海岸的中大型潮池中均經常可見,尤以恆春半島的萬里桐海岸的族群密度可高達每100平方公尺有24隻。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