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克曼醫療利用模式 - 教育百科
蘇 | |
克 | |
曼 | |
醫 | |
療 | |
利 | |
用 | |
模 | |
式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uchman's Model |
作者: | 劉仲冬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蘇克曼醫療利用模式是疾病行為之模式。蘇克曼(Edward A. Suchman)認為自個人察知可能染病起,經求醫至康復止,此整個過程,依其疾病經驗(illness experiences)可區分為三個不同的反應階段(stages)。 1.症狀經驗期(stage I symptom experience):是指個人感到疼痛或身體不適,認知其為疾病症狀,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並且隨之產生情緒反應。 2.承認病人角色期(stage Ⅱ assumption of the sick role):假如症狀持續或更加深,隨即進入第二階段。此時個人決定承擔病人角色,並且尋求對其有意義或具重要性的人士確認。個人對自身之症狀常常自行治療(self-treatment)或利用傳統療法(traditional remedies)治療。 3.接觸醫療照顧期(stage Ⅲ medical care contact):至此階段,就一般較輕微之病患而言通常康復徹底,病人隨即放棄病人角色而回復其正常生活時之角色。但就慢性病患者而言,不僅不易遽然治癒,甚至無從痊癒。病人將不克放棄病人角色,進而採取另一「長期病人角色」(the chronic sick role)。 蘇克曼重視個人知覺乃疾病行為之關鍵,並提出此一同時概括社會、文化與心理各層面之「疾病與求醫」的行為模式,實為此方面研究極具參考價值之分析架構。惟病人並非必然皆經歷蘇克曼所陳述之三大階段;且病人於各階段中之經歷,更有多方面之牽涉,而非完全一致。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蘇克曼醫療利用模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